前陣子幫寶哥刷牙時,發現他兩顆上排門牙上有刷不掉的淺褐色斑痕,頓時晴天霹靂:天啊,虧我每天這麼認真幫他刷牙,也沒讓他吃甜食,竟然才三歲就蛀了?  

不對啊,明明不久前學校才做過健檢,牙齒檢查報告一切正常,這些神秘斑痕到底是什麼?  

看完牙醫後謎底揭曉:哥哥門牙上的不是蛀牙、不是脫鈣、不是咖哩漬,而是茶漬。  

「茶漬用含磨砂成分的牙膏就能清乾淨,但磨砂牙膏對琺瑯質有傷害,反而容易蛀牙,我不建議。小朋友牙齒上有茶漬很常見,不要緊啦。」老牙醫笑著安慰我們。  

三歲孩子的乳牙上怎麼會有茶漬?唉,這又是另一段讓台灣老娘不解的文化衝擊:大和民族的嬰幼兒把麥茶當水喝,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  

打從副食品階段,日本媽媽就愛讓小寶寶喝麥茶(無咖啡因也無糖),一方面是他們認為嬰兒不愛喝水,有味道的麥茶可以吸引孩子多攝取水分;另一方面麥茶據說有預防蛀牙的功效,所以日本小朋友習慣餐後喝麥茶,沖掉口腔中的食物殘渣。  

言之成理,但我的台灣魂總忍不住想,究竟是嬰幼兒天生不愛喝水,還是日本家長根本沒給他們愛上白開水的機會,就急著先餵有滋味的麥茶,最後養出一群不愛喝白開水的成人?  

這讓我想起寶哥剛上日本保育園時,一向腸道通暢的他忽然開始便秘,解出來的大便乾硬到屁眼痛得唉唉叫,我急忙問他在學校有沒有記得多喝水?  

「學校沒有水啊。」他一臉無辜。
「沒水?那你在學校都喝什麼?」我大驚失色。
「茶,還有牛奶。」
「呃.....那你都什麼時候喝茶和牛奶?」
「只有吃東西的時候才喝。」  

起初我以為臭小子玩瘋了忘了喝水還把責任賴給老師,但向我家的日本爸爸求證後,大白也理所當然的回答:「是啊,我小時候上幼稚園也沒有喝水,只有吃飯時才會喝麥茶或牛奶。」(他至今還是習慣吃飯配牛奶、果汁或優酪乳,極少喝水)  

保育園上學時間是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三歲的孩子整天蹦蹦跳跳汗如雨下,如果只有午餐和點心時間才喝一兩杯水或牛奶,不便秘也難啊!  

學校不供水,我們自己帶總行了吧。我問大白能不能讓孩子帶水壺去學校,他面有難色:「不行耶,只有我們家的孩子帶水,會造成校方的困擾。」  

「但我們之前參觀的另一家幼稚園,就讓園生自己帶水壺上學不是嗎?」我問。  
「這要看學校的規定,如果大家都帶水壺,我們就能帶,大家都沒帶,我們就不能帶。」  

連超機歪的大白都怕「迷惑」老師,不愧是好守規矩的日本人、好厲害的群體意識和自我審查文化啊。  

雖然不懂讓幼兒自己帶水壺喝水會造成什麼困擾(物以稀為貴大家都搶著喝?孩子喝太多水一直跑廁所讓老師忙不過來?),但不想被歸類為怪獸家長的我決定入境隨俗,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每天上學前和放學後,都盡量讓哥哥喝比平常更多的水,終於化解爆菊危機。  

直到這個月發現牙齒上的茶漬,終於讓我忍無可忍。以茶代水也罷,問題是保育園不讓孩子在餐後刷牙(老師不幫忙刷,也不開放孩子自己刷),吃飽喝足就立刻午睡,深色的麥茶就這樣日積月累在牙齒上留下痕跡。還我兒白閃閃的美齒來啊~(哭倒)  

在老婆堅持之下,大白也硬著頭皮勉強去跟學校溝通,說我兒的牙質比較容易染色、台灣媽媽又不習慣給孩子喝茶,果然吃了一個日式軟釘子:「我們會再慎重評估,但基於種種考量,很抱歉目前暫時沒有開放飲水唷。」  

搶破頭才申請到的保育園得來不易,寶哥也超愛現在的老師同學,外籍新娘只好努力壓抑為了護齒而轉學的念頭,自我安慰乳牙再醜遲早會換,等換牙時我兒應該也改上可以自己帶白開水上學的學校了。 

退一萬步想,兒子以茶代水,總比他老子以可樂代水好得多吧。  

<後記>

我認識的日本人多半覺得常溫白開水口感很噁心,有其他飲料能選就不會喝白開水,就算喝了也一定要加冰塊,我合理懷疑這都是從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  

自從大白改成在家工作,我家的Coke Zero總是一箱箱宅配到家,回收空瓶多到讓人怵目驚心。就算喝零卡可樂不會發胖,但完全用冰涼的碳酸飲料取代清水,牙齒和身體真的不會爛掉嗎?日本人到底是跟白開水有什麼深仇大恨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wyu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