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台灣親友和東京友人支援的大後方補給線,這個月的精神食糧非常豐富,光是三月下旬,就讀了將近三十本,加上三月上旬讀的二十幾本,三月讀的書加 起來大概破五十冊,簡直就像腎上腺素分泌過度旺盛的瘋女坐上雲霄飛車,在家也飆,出門上健身房、等車和剪頭髮時也抓緊零碎時間猛K,好久沒這麼過癮了。

因為友人贊助的書口味各有不同,最近讀的書路線頗廣,其中有走溫馨路線的《小和尚的白粥館》、《鴨川荷爾摩》、《在黑暗中等待》、《寺內貫太郎一家》、《夜間遠足》、《奧杜邦的祈禱》、《孩子們》、《沙漠》;有恐怖驚悚的《瀕死之綠》、《寵物墳場》、《黑暗之半》;有黑色幽默的《六宅一生》;有耐人尋味的國族認同議題《繼承失落的人》和《雪》;有探索愛情與婚姻本質的《小團圓》、《不結婚,好嗎?》、《31歲又怎樣》、《有家可歸的戀人們》、《甜蜜小謊言》、《真愛旅程》;當然也少不了我最愛的推理懸疑小說:《一個都不留》、《宿命》、《偵探伽利略》、《預知夢》、《絡新婦之理(上下)》、《影子的告發》、《我,蒙娜麗莎》。

讀得太放肆的懲罰,就是待寫的讀書筆記堆積如山,雖然沒人逼我,但月底到了還是有種欠債未償的愧疚心虛,只好將寫完的部分趕緊貼上來,剩下慢慢再補。

【壽司不負責閱讀評分表

三月下旬讀的書,以aNobii四星制評分,排列順序不代表喜好程度

★★★★非常喜歡,讀你千遍也不厭倦:釋戒嗔《小和尚的白粥館》、益田米莉《不結婚,好嗎?》、恩田陸《夜間遠足》、奧田英朗《六宅一生》、萬城目學《鴨川荷爾摩》、理查.葉慈《真愛旅程》、姬蘭.德賽《繼承失落的人》、奧罕.帕慕克《雪》、史蒂芬‧金《寵物墳場》。

★★★還不錯,會想看第二遍的:張愛玲《小團圓》、山本文緒《31歲又怎樣》、山本文緒《有家可歸的戀人們》、江國香織《甜蜜小謊言》、向田邦子《寺內貫太郎一家》、伊坂幸太郎《奧杜邦的祈禱》、伊坂幸太郎《孩子們》、伊坂幸太郎《沙漠》、東野圭吾《宿命》、東野圭吾《偵探伽利略》、東野圭吾《預知夢》、京極夏彥《絡新婦之理(上下)》、乙一《瀕死之綠》、乙一《在黑暗中等待》、土屋隆夫《影子的告發》、阿嘉莎‧克莉絲蒂《一個都不留》、琴恩.卡洛葛帝斯《我,蒙娜麗莎》。

★★讀一遍就夠了:史蒂芬‧金《黑暗之半》

對不起,不是我的菜:從缺

【中文創作】

小團圓★★★/張愛玲

《小團圓》是我近日讀過最耗費心神的一本小說,三百頁出頭的故事裡有一百多個人物出場,親朋好友還個個有別名或小名,折煞我這個記性奇差的讀者。

怎麼會知道有一百多個人物呢?因為早發性阿滋海默症患者我本人讀到一半怒了,打開Excel開始記錄出場人物,不見得每一個路人腳色都記全了,但是 統計出來已有一百二十四個人,其中光是家僕大概就有十五個左右。張愛玲的文字隱晦,不小心跳了一兩行,就可能錯過某個角色的身份描述,讀到後面會搔頭苦 思:這哪位啊?

在噗浪上討論《小團圓》時,有讀者說這本書角色眾多,讓人想起《紅樓夢》。我倒覺得讀紅樓夢時沒那麼折磨,因為《紅樓夢》篇幅長、結構嚴謹,每個出場角色都有一定的重要性和足夠的背景描述。《小團圓》則有點像日記+自傳,將張愛玲生命中在乎的人物全搬演一遍。

除了人物多,故事本身結構鬆散、時序跳躍也是讓人頭昏的原因之一。《小團圓》每一個片段寫情寫景都極深刻動人,對邵之雍的感情尤其細膩深刻,看得教人直揪心。但作為一本小說,所有碎片湊在一起稍嫌貪心。

「所以妳推薦小團圓嗎?」還沒買書的朋友追問。啊,這個問題真難回答。

從小說創作的觀點看,這個故事寫得太瑣碎鬆散,許多人物根本沒有出場的必要,非張迷大概會看得一頭霧水。如果對張愛玲這位作者本身沒研究或毫無興趣,讀到一百五十幾頁發現男主角還沒出場,可能還會疑惑「這本小說到底想表達什麼啊?」

對千萬張迷而言,光是抱著研究偶像的心情就非看不可。不管皇冠出版社是否違反張愛玲的遺願出版未完成之作,要我再選一遍,還是會買、會讀、會珍藏, 但我還是認為這本絕對不是張愛玲最好的作品之一。書中每一個句子都像熠熠生輝的深海珍珠,但師傅捨不得放棄任何一粒,各種顏色質地的珍珠通通串在一起,反 而黯淡了原本的光芒,有些可惜。

由人物傳記考據的角度出發,《小團圓》是絕佳的張愛玲研究史料,既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張愛玲會無法割捨這些細節也是可以理解的。當作者就是主 角,和事件距離太近,反而無法狠心將龐雜的枝節砍乾淨。我私心揣測,她晚年不斷猶豫是否該出版,除了怕隱私曝光,恐怕也多少對這部作品呈現的結果不太滿意 吧?

順帶一提,在眾多網路書評中,這篇〈小團圓:民國女子復仇記〉寫得非常中肯,深得我心。

 

小和尚的白粥館★★★★/釋戒嗔

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生平最怕聽長輩講道理,尤其討厭讀心靈勵志書,但說也奇怪,這麼不受教的我,卻非常喜歡《小和尚的白粥館》。書名取得真切題,讀來溫暖舒暢,恰似喝下一碗溫暖的清粥。

小和尚筆下的出家人,也會被塵緣困惑。因為家貧無法負擔兩個孩子的養育費用,弟弟出生後,身為長子的戒嗔被母親送入寺院。第一次上山時,媽媽「沒有 說話,頭也沒有回,只是緊緊抓著我的手,依稀記得自己在用力,用力擺脫她的手;她尷尬地望著我,想牽又不敢牽。」「有人擺脫你的手,是因為他想離開你;也 有人擺脫你的手,是怨恨你不肯抓住他。」戒嗔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當年有人願意收養弟弟,媽媽卻一定要送他上山?「你心中可曾像我一樣不停地回頭在 看?」(這段硬生生賺走我幾滴熱淚)

小和尚也愛看周星馳電影。第三個故事〈塵世中的淨土〉,一開頭就是「記得有一次看周星馳施主的片子《大內密探008》,中間有一段品酒的部分......」在出家人寫的書裡看到星爺的電影已經夠妙,還被理所當然的冠上「施主」兩字,不禁莞爾。

小和尚有種溫和不浮誇的幽默。我尤其愛第十二個故事〈眼中的尊貴〉裡這一段:「一個人的名字其實和行為是無關的,叫戒嗔的有時候會犯嗔戒,叫戒傲的也有驕傲的時候。叫戒癡的則常常癡迷,就是師父那位叫戒菸的俗家弟子,也沒有把菸戒掉。天明寺唯一不會犯戒的就只有戒言。戒言並不是啞巴,是智恆師父養的一條土狗。牠不會說話,只會叫,有時候狗能做到的事情,人卻難以做到。戒言很胖,有香客根據牠的體型質疑我們寺裡的人一定偷偷吃葷,否則狗怎麼可能那麼胖。其實戒言確確實實是和我們一起吃素長大的,而且偏愛吃胡蘿蔔。」

好久沒有這麼仔細的讀一本書,捨不得狼吞虎嚥,慢慢品嘗,分了兩天晚上才看完。今天吃早餐時,突然領悟為什麼這本小和尚說故事的書讓我不忍釋卷。因 為小和尚戒嗔不用高高在上的態度教化人心,不談佛法不傳教,勇於承認自己也是個有笑有淚有困惑的平凡人,說的都是身邊發生的日常小事。

蔡志忠的插畫非常清爽可愛,我承認我會想讀這本書,有一半是衝著封面插畫。書還沒到手以為每則故事都附插畫,結果不如我想像的多,有點失望。 後來想想,既然是「白粥館」,排版還是清爽一點好,都怪我被蔡志忠早期幾本《孔子說》、《老子說》、《莊子說》系列經典漫畫寵壞了。

【日本文學】

鴨川荷爾摩★★★★/萬城目學

說來不大好意思,之前皇冠出版萬城目學的第二部作品《鹿男》時,曾找過我寫推薦文,當時我連書稿都沒看就直接婉拒,理由是「這類型小說不是我的菜」。的確,一般而言,我不大愛青春洋溢的校園題材,也對奇幻文學沒興趣,所以在聽說萬城目學的小說是走「青春奇幻」路線後,根本沒考慮過要讀。

經驗法則也是會踢到鐵板的。經過部落格留言板上讀者多次認真推薦、吾友草莓在噗浪上盛讚此書、加上每次在日本逛書店,萬城目學的書都放在最醒目的暢銷書區,我終於還是忍不住手癢,敗了《鴨川荷爾摩》來一探究竟。讀完真是相見恨晚,多麼美好的驚喜,早知道當年就該給《鹿男》一次機會的啊。

好險,人和書最大的差別是,人錯過只能說無緣,書錯過了還有機會再相逢,感謝好心網友贈送二手的《鹿男》給我,我五月回台時就能讀到了。

之前曾有國中生讀者問我,讀書筆記中有沒有適合她看的好書,我一時答不上來,因為書單中有許多描寫人性黑暗面的故事,怕嚇著小朋友,某些作家的短篇意境深遠,又得有點人生歷練才能領略箇中滋味。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如果這位讀者還有在看我的部落格,我想推薦《鴨川荷爾摩》。萬城目學的作品清新雋永,老少咸宜,明明寫的是怪力亂神的校園奇幻故事,卻不會讓上了年紀的阿姨(我和草莓都三十好幾)打瞌睡,也不會誇張到讓人嗤之以鼻,足見功力深厚。

還是說,人年紀大到一個程度,口味就會慢慢返老還童了?

 

夜間遠足★★★★/恩田陸

無獨有偶,在網友推薦下(這個月耳根子不知道在軟什麼),我又讀了一本讓人返老還童、身心舒暢的好小說──女作家恩田陸的《夜間遠足》。

《夜間遠足》是第二屆本屋大賞得主,是2005年日本全國書店店員選出最喜愛、最想賣的一本書。出版社的書腰文案形容恩田陸是「溫柔的村上春樹+奇幻的吉本芭娜娜+療癒的宮部美幸」,不知道誰想出來的比喻,很妙,也挺貼切的。

故事描述日本某所高中有個維持數十年的傳統,每年全校一千兩百名學生都要參加一場二十四小時走完八十公里的「步行祭」。八十公里約為馬拉松的兩倍長 度,與其說是遠足,不如說是長途行軍。高三生西脇融和甲田貴子是同父異母兄妹,融是正室的孩子,貴子則是外遇對象的私生女,導致兩人自小關係緊繃尷尬,相 互迴避。兩人升上高三後被編進同一班,向同窗好友隱瞞彼此的血緣關係,裝作若無其事,一起參加步行祭。從白天走到黑夜,累得眼睛睜不開、腳底磨出水泡,長 期累積的鬱結、誤解和愛意,都在夜晚和團體行動的魔力下痛快釋放。

「大家一起在夜間行走,就是這麼一件小事而已。為什麼這麼平凡的事,感覺卻會這麼特別呢?」確實,「高中畢業前最後一次步行祭」的主題乍看下沒什麼大不了,人物也只是普通的青少年,恩田陸偏偏就是能賦予平淡題材神奇的魔力。

參加過登山健行、露營、甚至住過學生宿舍的人應該都有經驗,夜間的團體活動常會讓人不自覺開始「真心話大冒險」,吐露白天沒有勇氣說的秘密。故事中的高中生青春而不幼稚,有歡笑有哀愁,只要曾經年輕過,必能在闔上書頁後臉上掛著微笑,回味無窮。

讀完《夜間遠足》後感動滿滿,好羨慕書中的學生能在青春正甜之際,享受一趟藉由折磨肉體換取心靈自由的夜間遠足。不過想歸想,若台灣哪所中學真的要求高三畢業生走個八十公里,應該會被家長指控虐待學生、浪費讀書時間、枉顧人身安全吧?

 

不結婚,好嗎?★★★★/益田米莉

未婚的女性好友大力推薦曾登上日本Amazon排行榜第一名的《不結婚,好嗎?》,說是「給熟女看的漫畫書」,我半信半疑的答應會去找來看,心情複雜又尷尬,因為:一、我記不得上一次看漫畫或繪本是民國哪一年。二、「不結婚, 好嗎?」關我這個已婚婦人屁事,就算讀完發現不結婚更好那又怎樣,覆水難收。三、總覺得這種書名好像是用來驚嚇/鼓勵不安的單身女性,我神經這麼大條,看完也不會有感覺吧?

結果再次證明,我真是個很愛預設立場的傻瓜。《不結婚,好嗎?》出乎我意料的好看,只要是正值或剛過適婚年齡的女性,不論已婚未婚,應該都能在書中某處找到自己或身邊朋友的影子;若恰巧(不巧?)是有點宅有點孤僻的熟女,應該更會搶著對號入座。

如果美國影集《慾望城市》是成功亮麗熟女的童話故事,圖文作家益田米莉的《不結婚,好嗎?》 就是平凡熟女的私密日記。書中的三位主角都是不起眼的平凡人:小好,35歲,咖啡店店長,沒有丈夫,沒有男友,一個人住,常常對未來感到不安。佐和子,即 將40歲,OL,與媽媽和奶奶同住,13年沒有交過男朋友,很想要戀愛。麻衣,35歲的孕婦,告別過去的自己,面對即將變成媽媽的另一個自己。

有趣的是,益田米莉從頭到尾並未爲讀者解答「不結婚到底好不好」的終極問題,沒有提供「女人只要獨立堅強愛自己,結不結婚無所謂」的勵志箴言,也沒 有自哀自憐的沉溺。她用單純樸拙、詼諧溫暖的筆觸,誠實刻畫幾位平凡熟女的喜怒哀樂,以及她們內心深處對戀愛、結婚、懷孕生子、老化死亡的惶惑不安:「我 的身體記得怎麼做愛嗎?」「變成孤單的老太婆後會怎麼樣呢?」「該不該跟那個人相親?」「當了媽媽後,就要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了嗎?」

主角「小好」的個人檔案讓我噗哧一笑:35歲單身。興趣:做菜。證照:廚師執照,算盤四級。存款:200萬。討厭的一句話:自我探索。需要感情好的朋友,但是死黨就不必了。日記:有一天,沒一天。(光看到討厭的一句話是「自我探索」我就崩潰了,有沒有這麼正中紅心啊啊啊)

這本書讓我最有共鳴的點,幾乎都是一些靈光乍現的生活對話或女主角的自言自語。例如小好的媽媽打電話來,問完「三餐有正常吃嗎?」後,緊接著叮嚀「有好好存錢嗎?」小好說:「有稍微存了一點。」媽媽追問:「稍微是多少?」小好草草敷衍後結束通話,感慨萬千:「媽媽好不容易不問男朋友的事了,這回換問存錢,大概判斷我結不了婚了。」

佐和子在員工餐廳一個人用餐,速速吃完後笑著跟旁邊的前輩說「我先走了!」,不想讓人覺得她很寂寞。「事實上,我是很寂寞,但是我並不認為自己很可憐。」轉念一想,這個13年沒有男朋友的身體,的確有點可憐,而且最近背部也開始長肉了,真糟糕,佐和子立刻安慰自己:「沒問題,用正常體位的話,應該不會被發現!」

在感情空窗十三年後,佐和子終於在朋友介紹下交到一個男友,男友邀請她見父母,順帶提及「我爸媽吵著一定要抱孫子,所以有件事很抱歉......該怎麼說呢?能不能去醫院拿一張妳能生小孩的診斷書?」佐和子沉吟半响,答應會去醫院問問看,並反問男友:「那麼,你呢?」男友錯愕:「啊!?我也需要嗎?

麻衣去年相親結婚,寶寶下個月就要出生了。公司不讓她請產假,她乾脆將工作辭了,過著平穩幸福的日子。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會想,到頭來還是走到這裡啊,如果10年前結婚的話,或許也是一樣。「拼命的工作,在職場上也能獨當一面,如今是個無業的孕婦。大學,公司,結婚,一路走來都是我自己選擇的。往後的人生,我也會同樣的做出選擇吧?可是為什麼呢?我總覺得已經沒有選項了。」

未婚的小好和懷孕的麻衣久別重逢,相約用餐。小好認為對懷孕的人說其他的事好像很失禮,所以關心的重點放在小寶寶身上:「小孩的名字 決定了嗎?啊?已經想好五個了啊?嬰兒床買了嗎?」裝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心裡卻覺得有點累,對老友感到很抱歉。小好心想:「朋友懷孕了,我卻感到寂寞 不安,這一定是想到自己變成一個孤單的老太婆,才會產生這種心情反應吧。」

該說益田米莉真貼心還是好殘忍?透過一本薄薄的小書,她將這些只有過來人才懂的幽微心事,像陳年榻榻米一樣攤在陽光下曝曬,溫暖了凋零中的女人心。榻榻米雖然滄桑陳舊,曬過太陽後還是又暖又香,如果保養得當,應該可以慢慢用到老吧。

 

六宅一生★★★★/奧田英朗

讀完《一郎二郎》後再看《六宅一生》,不得不打從心底嘆服,奧田英朗真是個腦袋裡不知裝了什麼的鬼才作家。他的文字毫無釜鑿之痕,黑色幽默渾然天成又恰到好處,讀來非常過癮。

正如封底簡介,《六宅一生》 寫的是「一個城市,六個砲友」的故事,藉由六個大城市底層互有巧妙關聯的猥瑣小人物,串成一齣大型荒謬劇。「在破公寓獨居、每晚偷聽樓上做愛自慰的自由文 字工作者」、「沉溺於性愛的素人AV主婦,卻在拍片現場遇到自己的女兒」、「無法拒絕客人要求,只好讓店裡變成援交天堂的KTV店員」、「挖掘適合當酒店 小姐的美女,卻被歐巴桑硬上的AV星探」、「出版業不景氣改行寫情色文學,卻迷上援交妹的落魄作家」、「偷拍自己和人做愛燒成偷拍光碟,意外大受好評的恐 龍妹」,六人之間的互動妙趣橫生,光怪陸離。

大量關於性愛、自瀆、援交、色情片的誇張描寫,讓《六宅一生》 散發異色光暈,保守的讀者可能會將這本小說歸類為低級趣味,但我偏偏就愛這味(羞)。書中不少情節和人物性格真實熟悉的讓人笑得發抖,笑完以後心頭又猛然 湧上一股悲涼空虛,是可輕鬆可嚴肅的上乘悲喜劇,加上角色刻畫清晰,畫面豐富生動,應該很適合拍成電影(對日劇來說口味稍嫌太重)。上網一查,果然有改編 的電影版《ララピポ》(lalapipo,a lot of people的片假名寫法),2009年2月剛上映,下次再租回來比較文字和影像之間的差異。

順帶一提,因為迷上奧田英朗,他的中文譯作我已全數入手,預計四月會看完《最惡》、《邪魔》,還有變態怪醫Dr.伊良部系列三本《持續勃起》、《尖端恐懼》、《鎮長選舉》,好期待啊。

 

有家可歸的戀人們★★★、31歲又怎樣★★★/山本文緒

早有打算將山本文緒的書一網打盡,不過她的作品太多,一口吞不消化,只好提醒自己細嚼慢嚥,一個月挑一兩本,別太貪心。本月隨手選了一本她的舊作《有家可歸的戀人們》和新作《31歲又怎樣》,兩本都是國內知名日文譯者的作品,譯文品質應該有保證。

《有家可歸的戀人們》是兩對看似幸福平凡夫妻分別和對方配偶走上外遇之路的故事。讀完貓玲玲(陳系美)的譯序後,才知道《有家可歸的戀人們》是山本文緒離婚後的第一部作品,難怪有種婚姻驚悚劇的氣氛,套句譯者的話,簡直像是作者「聲嘶力竭地詰問婚姻的意義」。

一如山本文緒的其他幾部長篇小說,《有家可歸的戀人們》文字流暢精采,「夫妻比賽賺錢,輸的人要留在家帶小孩」的戲劇張力十足。要說故事寫實嘛,也未免太客氣,這本書已經到了赤裸冷酷的境界;要說它誇張嘛,現實生活中我曾見過遠比這更誇張的婚外情和巧合。

身為現任家庭主婦,當我讀到關於女主角真弓厭倦人妻生活,以及丈夫秀明對回家吃不到熱騰騰美味飯菜的不滿,總嚇出一身冷汗,祈禱我家過幾年不要萌生類似的怨念。總之讀後感很複雜,完全可以體會山本文緒對婚姻本質的迷惘。

至於《31歲又怎樣》,書名有點瞎,乍看像是給沒自信熟女看的勵志書,其實是短篇小說集,收錄三十一個三十一歲女人的小故事。有幾篇我特別喜歡:〈孤僻〉、〈兒子〉、〈初戀〉、〈天空〉、〈庭院〉。尤其是第一篇〈孤僻〉(這裡有網路試讀版)深得我心,難道我真是個自閉症患者?還是因為我今年剛好31歲?

31歲又怎樣》這個年齡和性別宣告意味濃厚的書名,害我請朋友買這本書時怪羞的,上網查日文原名,是英文直譯的片假名《ファースト・プライオリティ》(Frist Priority,意指「第一順位」、「優先事項」),差真多。轉念一想也不能怪出版社,因為話題性高的書名也算是台灣暢銷書的必要條件之一,要真翻成意味不明的《優先事項》,應該會賣得很慘。我觀察了一下網路書店排行榜,與同期出版的《紙婚式》、《一切終將遠去》相比,《31歲又怎樣》是最近幾本山本文緒中文譯作中最暢銷的一本,可見搶眼的書名有發揮作用。

31歲又怎樣》 沒有點到我的哭穴或笑穴,但有戳中某個點,很難形容,只確定不是G點。這不是一本錯過會死的曠世傑作,但如果剛好在書店逛到或圖書館借到,不妨一讀。年齡 跟我差不多的女性,讀完應該會有一種「啊我懂我懂」的感慨,很想找女性友人討論讀後心得。警告,抱著讀兩性勵志書的心情看《31歲又怎樣》必定失望,因為山本文緒根本不勵志,這本書絕對不會讓妳神清氣爽高喊「三十一歲真美好!旺旺!」

最後要炫燿一下意外的收穫:我終於在三十一歲高齡,學會兩個很動感的限制級新名詞「千條蚯蚓」和「魚卵天花板」。(請自行上網孤狗)

 

甜蜜小謊言★★★/江國香織

繼山本文緒的《有家可歸的戀人們》後,江國香織的《甜蜜小謊言》是我這個月閱讀的第二本「夫妻在外各自亂搞」型外遇小說,而且兩本都是在事先完全不知劇情的狀況下入手,讀畢才發現可怕的相似性,幾乎要懷疑是不是老天爺想暗示什麼,又不好意思明說?(笑)

琉璃子和聰是一對看似恩愛實則早就踏入無性生活的夫妻,各自擁有熱情如火的外遇戀人,卻又離不開彼此,內心深處認為配偶才是自己這輩子最愛的人,完全不考慮離婚。為了維持這樣的婚姻關係,只好說出一個又一個的「甜蜜小謊言」(原文書名即《Sweet Little Lies》),因為「人只對想要守護的人或是打算守護的人說謊」。

不少讀者被這本書中的江國香織嚇了一跳,認為這和她其他充滿透明感的作品形象差距甚遠,但我上一本才剛讀完江國的新婚隨筆《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倒是同意劉黎兒在本書推薦序中的看法,這或許才是最貼近江國本人的面貌,「各自維持自己的任性,但還是想要在一起」。雖然我對江國不算熟悉,卻完全能想像她用清澈到近乎冷酷的眼神面對丈夫和情人。(抖)

撇開小說中的婚姻關係是否病態或常見不談,我最喜歡的還是故事裡埋下的伏筆、妄想人妻的內心戲。例如琉璃子回想在家政課上老師說馬鈴薯的芽有毒,毒名叫「茄鹼」,她邊喝紅茶吃餅乾,邊盤算「需要多少馬鈴薯的芽呢?」做成馬鈴薯佃煮也不錯,用砂糖醬油紅燒也不錯,「老公總是回家吃晚飯,只要是琉璃子做的菜什麼都吃」。

而當小姑告知馬鈴薯芽不足以致死,介紹了毒性更烈的植物「附子花」後,琉璃子又在心裡暗忖:「那樣深深的熱戀,可是還是忍痛放棄了,爲的就是守護聰,希望能和聰廝守在一起......如果不能的話,到時候就要出動附子花了。燙青菜和天婦羅。如果把它們拿來和飯一起煮,會是什麼味道呢?」

就這樣,整本書流露淡淡的驚悚氣味,還是讓人流口水的驚悚,真奇妙耶。

 

寺內貫太郎一家★★★/向田邦子

《寺內貫太郎一家》是向田邦子第一部長篇小說,改編自她爲日本TBS電視台寫的經典劇本,十二個關於寺內家族的溫馨動人小故事,串成一齣舊時代歡樂家庭劇,讀完臉上會掛著笑容,心頭也暖呼呼的。

既然這麼喜歡,為什麼只給三顆星?還不都是因為讀者我本人的成見──我討厭任何將家暴行為合理化的故事,所以偷偷藏了一顆星懲罰貫太郎。(有沒有這麼入戲)

主角寺內貫太郎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火爆歐吉桑。書中對他個性的描寫是「拙於言詞、專橫獨斷、脾氣暴躁,升起氣來拳頭比嘴巴快,受遭殃的往往飛到兩公尺外......領教過他拳腳的,連女人也無法倖免,從老婆里子、長女靜江、幫傭美代子,甚至連親生母親琴也不例外」。雖然他的體貼也比常人多了兩倍,而且事親至孝,但要是在現代社會,這種人早就被冠上「DV男」(家暴男)的臭名,親人和員工全都申請保護令,故事也溫馨不起來了。

話是這麼說,我還是很愛這本小說中處處流露的古早豁達人生觀,溫暖而不煽情,詼諧而不誇張,值得一讀。

 

瀕死之綠★★★、在黑暗中等待★★★/乙一

乙一擅長寫「好像超乎常理,卻又可能在生活中隨時發生的事件」,《瀕死之綠》和《在黑暗中等待》,一個恐怖一個溫暖,都是這樣的故事,而且很適合搭配閱讀。

《瀕死之綠》描述一個怯弱畏縮的小學五年級生正雄,遭受認真受歡迎的導師帶頭排擠的另類校園覇凌事件,既悲傷又恐怖。這本驚悚小說之所以讓讀者毛到骨子裡,是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犧牲,其他人就能快樂過日子」的殘忍共犯結構,確實存在於現實社會中。每一個被欺負的孩子或成人,心中也都曾有「我要報復!」的念頭,乙一的魔法之筆將每個人心中的地獄和魔鬼具象化,反而讓人驚懼,不忍逼視。

正當我開始爲人性本惡而心寒,《在黑暗中等待》救了我一命。失明的女主角阿滿一個人過著孤僻宅女的生活,被當成車站月台殺人事件嫌疑犯的上班族明宏逃進她家藏匿,阿滿為了自保假裝不知情,寂寞的兩人於是展開一段溫馨而奇異的同居生活。

在閱讀《在黑暗中等待》時,隱約覺得上班族明宏和《瀕死之綠》的小學生正雄有奇妙的相似性,幾度在心中暗想「明宏根本就是成人版的正雄嘛」。讀到作者後記才恍然大悟,原來乙一在《瀕死之綠》構思階段時有一段完成作品中沒有的插曲,插曲的內容是「主角少年因為受不了老師的欺凌而逃跑,擅自躲進一個眼睛看不到的人的家中。」《在黑暗中等待》正是那個被刪掉的插曲整理成的獨立作品。最重要的是,《瀕死之綠》的主角設定成一個過胖少年,正因乙一小時候是個自尊心飽受創傷的肥胖兒童,他寫的是自己的童年心聲啊。

想到這點,我竟因為猜中喜愛作者的內心世界而雀躍,上揚的嘴角不受控制地顫抖,也真夠變態的了。

 

絡新婦之理(上下)★★★/京極夏彥

《絡新婦之理》應該是至今出版的「京極堂系列」妖怪推理小說中,我最喜愛的一本。蜘蛛網般錯綜複雜的精采佈局,就算一開始大致猜到兇手身分,也絕對無法完全看透縝密的陰謀。最棒的是這本書就像《魍魎之匣》,色澤瑰麗,邪氣指數高到爆燈,就算懶得動腦推理,只跟著故事情節走,仍是極其爽快的閱讀經驗。

此外,不知是我習慣被虐,還是作者刻意寫得平易近人一些,這次京極堂的華麗(囉唆?)辯證推理,我從頭到尾沒使用旋轉跳躍鬼遮眼大法也都有看懂、沒頭暈,著實令人感動。

原本考慮要不要直接給它滿分四顆星,但想到我的四顆星標準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就腳軟,不敢肯定自己有沒有勇氣挑戰這部上下集加起來長達九百三十五頁的鉅著超過三遍以上,決定保守一點,先給三顆好了。剛剛上aNobii網路書櫃查了一下《絡新婦之理》的評價,已有七十五人讀過,竟然還有滿分四顆星,是京極夏彥所有作品中分數最高的,可見多數讀者應該都跟我一樣頗愛這部小說。

 

奧杜邦的祈禱★★★、孩子們★★★、沙漠★★★/伊坂幸太郎

《奧杜邦的祈禱》,前半段是荒唐無稽的超現實謀殺謎團,後半段做出溫暖又帶著淡淡憂傷的解釋,讀完後會輕嘆「啊,原來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除了書封文案上的「醍醐味」,我找不到其他更適合的詞彙形容這個「孤島上會說話的稻草人謀殺案」。明明應該是推理懸疑,卻怎麼看都像寓言故事的小說,大概也只有伊坂幸太郎寫得出來。

《孩子們》是這三本伊坂幸太郎中我最偏愛的一本。《孩子們》讓我想起宮部美幸的《繼父》,雖然主角身分迥異,但整本書的味道很近似,都是由數則幽默溫馨的短篇故事組成,都有行為偏差但本質善良兒童,成人角色也都有跳脫世俗眼光的特質,是本會讓讀者產生幸福感的小說。

《沙漠》比較沒有讓我感動的元素,我合理懷疑是因為書中有大量麻將術語,而本人不巧是百分之百的麻將白痴(撲克牌、象棋、圍棋也不會,可見腦袋多遲鈍),連基本規則都不懂,即便書中有詳盡解說,讀起來總還是隔了一層膜,搔不著癢處,只能說殘念,我沒慧根。

 

宿命★★★、偵探伽利略★★★、預知夢★★★/東野圭吾

該怎麼說呢?《宿命》其實還不賴,但可能我一開始就憑直覺猜出牽扯兩位男主角的「命運之繩」真相,所以一路讀下來並不覺得有驚喜。

出版社的書介警告「千萬不要先翻開最後一頁!不讀到最後10頁,不能體會「宿命」的真髓!」也引述東野圭吾本人的話:「本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暗藏在最後一行的意外性」,偏偏我感受不到這「意外性」到底意外在哪裡,讀推理小說碰到這種狀況還真有點尷尬,第六感太強也是有壞處的。

至於《偵探伽利略》和《預知夢》,因為之前看過日劇版,早已熟悉其中所有故事和解謎,找來讀只是為了一償宿願,看看影像和文字間到底有多大差距。讀後感想只有一個:「內海薰(日劇版擅自添加的女警角色)閃一邊去吧!人家草薙刑警和湯川副教授明明就是天作之合,妳這個花瓶來瞎攪和什麼!」

 

影子的告發★★★/土屋隆夫

好心的網友送我幾本二手的土屋隆夫推理小說,《影子的告發》、《針的誘惑》和《著魔》,上網查了評價,《影子的告發》似乎是這位本格推理大師的代表作,也是「千草檢察官」初登場之作,所以就以《影子的告發》為起點,和土屋爺爺(土屋隆夫1917年生,今年高齡92,活到老寫到老,87歲時還推出第十三部長篇小說《著魔》,超強!)展開第一次約會。

百貨公司擁擠電梯內的殺人事件,學校校長被注射致命毒藥,在說完「那個女人在......」後倒地身亡,在百貨公司參觀書法展的千草檢察官被捲入事件,展開調查。故事鋪陳十分流暢,追查真相的過程扣人心弦、瓦解嫌犯不在場證明的邏輯推理也十分合理,沒有用稀奇古怪的手法來呼攏讀者。

和土屋爺爺的第一次約會很滿意,雖然我並不特別熱衷於中規中矩的推理解謎,依然能感受到本格推理經典的質樸魅力。

 

※三月下旬的閱讀筆記拆成兩篇,西洋文學作品會寫在〈三月壽司私房讀書筆記(下)〉

【本月敗家清單之二】

最新入手:怪物們的晚宴、變態怪醫Dr.伊良部系列(持續勃起、尖端恐懼、鎮長選舉)、最惡、邪魔、巷說百物語、如此蒼白的心、聲音收藏者、霧中的蕾雪兒、戰龍無畏、雙重束縛

正在考慮要不要下手的(讀過的人歡迎提供意見):第四次冰河期、然後呢...、冷血、歸鄉、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

【廣告:Lativ生活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wyu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