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白遠距交往的一年間,我多次造訪東京,直到現在嫁來長住,有一件事始終無法入境隨俗,而且難以啟齒。

東京寸土寸金,日本人都習慣將浴廁空間盡量壓縮,而且乾濕分離,大白租的小套房也不例外,浴室和廁所各自獨立。浴室裡有浴缸,但浴缸的存在其實很多餘,只容一個人很侷促的站在裡面淋浴,胖子連轉身都有困難,更不要說什麼浪漫的鴛鴦浴。至於廁所,約莫是大型家用冰箱的尺寸,裡面擺著一座馬桶,牆上釘著一個放衛生紙的塑膠架,一坐下來就得面壁思過,幽閉恐懼症患者保證三秒內軟腳。重點是,這廁所小到連洗手台都沒有。

那解放完,怎麼洗手?

我第一次去大白家拜訪時如廁,坐在馬桶上猛然想到這個問題,上下左右尋找水源,但不好意思開門探頭問。直到按下馬桶的沖水鍵,真相大白。

馬桶水箱蓋上有一根不鏽鋼倒U形管,一按沖水鍵就同時流出淨水。事後上網確認過,日本家用馬桶的水箱蓋多半都設計成一個帶水龍頭(或U形管)的小水池,可以用來洗手,洗過手的的廢水經由蓋上的小孔直接存入水箱,供下次如廁時沖水使用。

聽起來再「樂活」也不過,節水又省空間,可是,不管我怎麼自我催眠,還是沒辦法克服用馬桶水洗手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本人還有如廁完順便洗臉的怪癖,就算是自來水管線內的淨水,從馬桶流出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所以每次上完廁所,要躡手躡腳跑到廚房流理台的水槽洗手洗臉,然後滿懷「我是環保叛徒、地球殺手」的愧疚坐回沙發上。

我光顧過日本成田機場的廁所,知道我家的馬桶除了愛逼客倌洗手這點有點惱人,其他還算安份守己。機場那種所謂智慧型馬桶,不但有會發出水流聲為淑女掩飾如廁噪音的超做作「音姬」,還有預熱馬桶座、溫水洗屁股按摩、熱風烘乾的全套服務。聽說現在日本還發明了紅外線自動感應掀馬桶蓋、去除便後異味、測量尿中血糖值、體重、體脂肪的「健康馬桶」。

日本真是一個很認真的民族,有時認真到幾近強迫症的地步。大便臭是有這麼丟臉嗎?尿尿的聲音哪裡見不得人了?這樣的馬桶聰明歸聰明,但太焦慮,我寧願上國小時簡陋的一條溝式茅房。我這人有選擇性的科技恐懼症,總覺得太依賴馬桶,哪天連怎麼大便都忘了,會淪落到要馬桶提供自動浣腸服務。

馬桶兼職洗手台的另一個致命缺點,是再也無法利用水箱蓋上的空間當書架,多年來順利運作的壽司牌廁所圖書館就此關門大吉。我家的廁所沒有奢侈空間安裝壁架,急著拉屎時匆忙從客廳書架上隨便抓一本,來不及就只能面對眼前的牆壁發呆數分鐘。

要怪,就只能怪日本的馬桶太多管閒事了。

【酪梨壽司碎碎唸】

既然沒有廁所文學容身之處,我決定印出一張五十音平假名片假名對照表,貼在馬桶對面的牆壁上複習。希望不要因此便秘。

【圖說】

人民網:日本馬桶能自己除臭
(我家的馬桶沒有這麼漂亮的水龍頭,只有一根會出水的銀色金屬U形管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wyu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