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大膽許下三個貪心的新年新希望:一、讀完365本書,二、穿進2號牛仔褲,三、身體健康少病痛。

平均一天讀一本書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就怕銀彈不足、空間不夠、大後方(台灣的苦命老媽啦)新書補給的速度趕不上。但我這個人向來主張活在當下,趁著現在手邊精神糧食還算充足,這個月就來放肆享受吧!下個月沒書看再來哭餓,看有沒有親朋好友願意接濟。

【中文作品】

中國吃酸甜苦辣鹹/唐魯孫

想減肥的人不宜讀唐魯孫的美食雜文,就連我特意吃飽了午飯再挑戰,還是饞得發慌,不讀又捨不得,進退兩難,又是何苦。

《中國吃》裡許多神州美饌早已失傳,就算還流傳在世的也都是功夫菜,若非餐館的大廚根本幾乎不可能照著譜子做一遍,所以我也就心甘情願流著口水把它當美食奇譚讀,不去考究作者口中的好滋味是否說得比唱得好聽。《酸甜苦辣鹹》則提及較多蛋炒飯、炸醬麵、雞蛋糕、餃子、茶葉蛋一類台灣人也熟悉的日常菜色,平易近人,少了點天橋下聽說書的傳奇味,多了點讓人想下廚親試身手的心癢難耐,我也很愛。

唐魯孫的作品年代久遠,我讀的是舊版,書中有許多反映當年反共意識的文句,聽網友說在大地出版社的新版中皆已全數刪除,有些可惜,畢竟這些都是時代留下的軌跡,讀來也別有一番趣味。例如<故都的奶品小吃>中寫道「將來反攻大陸回去,但願有這類手藝的人還沒被共匪趕盡殺絕」;<北平上飯館的訣竅>的結尾是「以上所說,都是當年北平民豐物阜的情形,現在大陸被共匪竊據,吃什麼都得用糧票,一年到頭見不著丁點葷腥兒,進飯館的訣竅,那是西藥房的棉花,簡直免彈(談)啦。」;<熊掌與罕不拉怎麼吃>中提及「至於罕不拉究竟是不是哈士螞,最好我們早點反攻大陸,回到東北,就知道一而二,二而一的,還是兩個不同之物了。」

最最最妙的莫過於寫到吃熊掌時,唐魯孫說:「據我猜想,共匪一向慘無人道,大陸人最不值錢,就是拿我們同胞的手掌去充熊掌撐場面,那都說不定的呢」。這種分不清幾分認真幾分玩笑的黑色幽默,對照台灣當前的政治局勢,令人莞爾,也不禁有物換星移,滄海桑田之嘆。

 

洗澡/楊絳

要用簡單幾句話說明我喜歡《洗澡》的理由實在太高難度,猶豫之際,讀到博客來上的網路書介,發現它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就此偷懶借用兩段如下:

「《洗澡》給我的感覺就像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和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釋,因為《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

  「楊絳寫散文文字舉重若輕,寫小說語文流利純潔,易讀耐讀。餘韻無窮。《洗澡》是她的長篇代表作,寫中國知識份子在三反五改的嘴臉,字裡行間透著對世情的了然,卻又處處是令人拍案的諷喻。《洗澡》中寫女性對男人的失望,對照《圍城》中對女性的挖苦,極為有趣。」

一點也沒錯,「《紅樓夢》加《儒林外史》」、「知識份子的嘴臉」、「對世情的了然」、「令人拍案的諷喩」,形容的真貼切。

《洗澡》的故事情節本身並沒有什麼錯過可惜的高潮迭起,我喜歡的是作者透過生活瑣事和人物對話,對亂世中知識份子嘴臉的生動描繪──沒錯,就是「嘴臉」,從第一章男主角巧妙收拾私奔殘局那一段開始,就讓我讚嘆「啊,有這種嘴臉的人我也認識」。楊絳就像老經驗的故事魔術師,玩弄文字於股掌之間,觀眾只能在台下張嘴發愣。

 

【西洋翻譯小說】

偷書賊/馬格斯.朱薩克

死神以第三者觀點、冷靜口吻娓娓道來的戰爭亂世小人物故事,既殘酷又溫暖。雖然偶爾我也會對死神動不動就亂爆雷的壞習慣感到有點不爽,但還是值得一讀的小說。

 

 

 

姊姊的守護者/茱迪.皮考特

上個月讀完《事發的十九分鐘》後很喜歡,很快就買了茱迪.皮考特的代表作《姊姊的守護者》來讀,好險,也沒讓我失望。正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添購《第十層地獄》或最近剛出版的中文譯作《換心》。(有人讀過嗎?請給點意見參考)

茱迪.皮考特的文筆精采流暢,用字淺顯易讀,再加上每一章節都由故事中不同角色以第一人稱輪流說故事,讀她的小說「很有畫面」,成為暢銷作家並非偶然。唯一讓我不太滿意的是這本書的結局有點扯,讀完會想揉揉眼睛確認這是不是八點檔連續劇(當下的OS:幹,這女孩有沒有這麼衰?)不過仔細想想,小說本來就是虛構故事,要誇張多巧合都隨作者開心,只要故事引人入勝就好,也就此釋懷。

 

貝塞尼家的姊妹/蘿拉.李普曼

這本書得了很多獎,也看得出作者很認真的佈局說故事,很可惜它不是我的菜,讀到整本書前三分之一時我就猜到結局(我發誓我不是推理狂,只是腦中閃過「該不會是這樣吧?」的念頭而已),再加上作者的敘事手法不太有趣,閱讀過程中一直無法壓抑打心底湧上的索然無味。

中文版封面設計很有味道,我承認我有一半是衝著封面買的。不過故事中貝塞尼家的姊妹是金髮,為什麼出版社會選一對黑褐髮少女來當模特兒?(對不起,我真是個挑剔的讀者。)

再會啦無緣的貝塞尼姊妹,改天蹲馬桶再找機會和妳們敘敘舊,看會不會因此發現妳們迷人的一面。

 

暮光之城、暮光之城:新月/史蒂芬妮.梅爾

抱著看暢銷書葫蘆裡賣什麼藥的心情,讀完《暮光之城》和《暮光之城:新月》,發現我真的老了,對「完美帥哥瘋狂愛上不起眼少女」的純情校園羅曼史完全沒興趣。最適合用來搭配這兩本書的背景音樂應該是:「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暮光之城》系列充滿這樣的浪漫描述:「當他向我靠近,把冰冷的嘴唇壓在我的嘴唇上的时候,我已經開始暈頭轉向了。毫無疑問,他是故意的,頃刻間,我忘却了所有的煩惱,精力全用在記住如何吸氣和呼氣上了。」(以上引用自簡體中文版,但我想繁體中文版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靠夭,老娘上次因為某個人的吻暈頭轉向,是因為對方有口臭吧?

 

【日本翻譯小說】

ZOO、GOTH斷掌事件、平面犬、 夏日‧煙火‧我的屍體 、暗黑童話/乙一

在剩下的宮部美幸寄到以前,乙一趁虛而入,成為我的新歡。

一口氣讀了五本乙一的小說,覺得好幸福。目前讀完的五本中,我最愛的是《ZOO》和《GOTH斷掌事件》。每一則短篇都太有畫面,在最該結束的地方結束。不論是殘酷黑暗的「黑乙一」,還是悲傷溫暖的「白乙一」,我都喜歡。

《平面犬》裡的〈BLUE〉和《暗黑童話》裡那則烏鴉的短篇故事,都讓我想到古老的王爾德童話《快樂王子》。

我的心靈一定十分扭曲,因為每次只要讀變態殺人故事,十個有八個我都能猜出兇手和犯案動機/手法,比較「正常」的謀財害命或誤殺事件反而毫無頭緒。可見我是個直覺型思考而非邏輯取勝的讀者。

嫌疑犯X的獻身/東野圭吾

在公婆家讀完《嫌疑犯X的獻身》,慶幸自己沒有被封面上的「純愛推理」嚇跑,因為這本精采得不得了。我每次讀完一部好小說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嫌疑犯X的獻身》就是這樣絕無冷場、讓人讀到有高潮的作品。

聽說電影版也很好看,我已經等不及想看。如果傻大姊女警探的戲份可以不要像日劇《伽利略》中那麼重,我會更期待。嗯,這麼說吧,邊查案邊發展若有似無的情愫,或許可以吸引不少女性觀眾,但在我這個超不浪漫的男人婆眼裡,只是浪費寶貴的影片時間而已。

 

白夜行/東野圭吾

讀完《白夜行》,愛煞書中含蓄內斂的邪惡,很興奮的找了日劇版來體驗,結果差點被第一集的前半小時悶到睡著,有種懸疑黑暗劇被拍成純愛劇的尷尬。沒看過小說的大白非常疑惑妻子怎麼會認為這齣好看,害我面子掛不住。

《白夜行》的小說比較接近懸疑推理,讓讀者屏息猜測真兇身份、男女主角的關係為何,但日劇卻在開頭就將案件的真相釐清,主打見不得光、註定無望的悲劇愛情。

兩種敘事法各有千秋,但我偏愛小說點到為止、內斂含蓄的感情,留給讀者極大想像空間;日劇版改編得不能說不用心,卻總有「什麼都給你用力演出來了還看什麼」的遺憾。最讓我倒彈的是大量灑狗血的「有聲悲情內心戲」(心事那謀共粗來♪,午蝦狼A災♪......),跟藍色蜘蛛網或台灣霹靂火有得拼。

當然啦,如果將兩者當成完全獨立的作品,日劇也不是不能看,但我私心認為先看小說再看日劇比較理想,若順序反過來,保證會被爆到結局的大雷。﹝據說東野圭吾本人也很不喜歡日劇的表現手法。對不起啦,日劇版的支持者,這次我站在原作者這邊。﹞

 

名偵探的守則/東野圭吾

《名偵探的守則》是一部酸的很可愛的惡搞作品。東野圭吾將常出現在本格推理小說中老梗,例如「密室殺人事件」、「暴風雪山莊」、「死前留言」、「時刻表詭計」、「分屍之謎」、「童謠殺人事件」,透過名偵探「天下一大五郎」和笨警部「大河原番三」的經典搭檔之口,火力全開的揶揄了一番。

除了有幾篇惡搞得太用力讓人笑不出來,這本書確實有達到讓推理迷莞爾的效果。就算是只熟悉柯南或金田一系列漫畫的推理外行人如我,也看得懂作者想嘲諷的點,很適合睡前拿來放鬆心情。

東野類似主題的作品還有《超‧殺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惱》,據說更比《名偵探的守則》更一針見血,已列入下一批購書清單中。

 

廚房/吉本芭娜娜

最親密的人死了以後,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孤單的漫漫長夜?討論這個主題的小說多如過江之鯽,但始終只有《廚房》最能觸動我心。

第一次讀《廚房》,就被吉本芭娜娜悲傷而不濫情的溫暖筆調感動,多年後重讀,依然有「啊,妳怎能隨便戳就中那個點」的驚嘆。偶爾甚至會有「下次心碎時躺在廚房的角落睡一覺吧」的想法出現。

我有個怪癖,從小就討厭看太過刻意的溫情勵志書,但《廚房》寫親人死亡之痛和心靈療癒過程,像首低沉緩慢的催眠曲,是本我會想一再溫習的動人作品。

 

理由、火車、繼父/宮部美幸

雖然還有十幾本宮部美幸作品等著我征服,還是想趁記憶猶新之際寫點我的宮部心得。目前已經讀畢的有《模仿犯》、《火車》、《理由》、《鄰人的犯罪》、《Level 7》、《完美的藍》、《寂寞獵人》、《魔術的耳語》、《獵捕史奈克》、《這一夜,誰能安睡》、《蒲生邸事件》、《無止盡的殺人》。

這十二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犯罪經典《模仿犯》,其次是描寫信用卡問題的《火車》、揭露法拍屋弊病的《理由》和幽默溫馨推理小品《繼父》。宮部描寫社會問題的溫暖深刻,與乙一的冷酷剛相比,剛好在光譜的另一端,兩者我都很愛。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選哪本小說當宮部美幸的入門書比較好?原本想選《模仿犯》,但仔細想想,第一本就看長篇鉅著,之後再看其他作品,可能會有曾經滄海難為水或「正吃甘蔗」之嘆,《繼父》這種精采溫馨又有趣的作品,應該比較適合當宮部世界的叩門磚吧?

 

樂園/宮部美幸

如果這個冬天只能買一本書,我會毫不猶豫的選宮部美幸的《樂園》。這部長篇鉅作的主角是《模仿犯》裡的女記者前鈿滋子,備受宮部迷矚目。《樂園》中文版今年一月初上市,我打算一上市就上網購買。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急切盼望下一批新書到貨哪。

貪心如我,一月份的書單當然不可能這麼短。下集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wyu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8) 人氣()